正值生命中"春秋交替"之際,碰巧讀了這本書,是"天啟"嗎?



故事主角Samantha原本終日汲汲營營,犧牲假期,片刻不得閒,只盼成為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。卻在某日遭陷,因緣際會的變身為女管家。


這兩種職業的對比反差,在於社會觀感、在於薪酬多寡;一壓力沉重,一則愜意快活。


故事終了,誤會澄清,真相水落石出後,Samantha獲邀為資深合夥人,她卻選擇向律師生涯說掰掰,和園丁男友雙宿雙飛。


這是她的抉擇,而我呢?


 


之前的工作工時過長,Pay好福利優,以層級論於local employee來說也算居top 5,就這麼放掉了!


「無業」,是逍遙,是可以做時間的主人!


「無薪」,對得起父母、兒女、老公嗎? 他們要因我的決定,而由"錦衣玉食"變為"節衣縮食"嗎?


 


昨天看的報導說,富足國家的人民較快樂,結論是


"It turns out money is the key to happiness."  一針見血!


當然我相信無欲之人必不苟同。可我偏不是那類人!


So 如果尚能以一己之力,換厚實的存款數字,


若寶劍仍在握,何不出鞘呢?


 


甚者,填女兒學校發的調查表,母親職業欄得謄上"家管"兩字時,也牽動心裡一絲詭異難辨的情緒。掙扎著是否要加註:『吾不為也,非不能也!!』


倘若把一般我這個年紀的媽媽粗分為有業無業兩種,無業媽媽呢,除非是"先生娘"當之無愧,其餘就是外籍新娘,或那種你一眼就看出在職場上難發光采的(純屬激勵自己的厥詞,多數的家庭主婦身負最艱難的工作,偉大無人比),這時候那要命的虛榮感就襲上心頭了,生怕人家把我歸類到那兒去


發現,逛街時店員會誘之以: 上班很實穿喔! / 上班可以用呵!


發現,身旁的人三句不離工作事宜


發現,那些庸庸碌碌趕上下班的人,正氣稟然


終於,了解我沒有優哉游哉的本錢


終於,「滾回職場去」,是我現在想搭的班車


 


至此路徑確立,BUT


思索,是要一份游刃有餘、和大鍋飯的工作,


還是衝鋒陷陣,追趕廝殺的差事?


思索,是要挑眼前的安樂土,


還是披荊斬麻後方得見的美麗新世界?


無解


讓答案自己來找我


 


如果我是Samantha, 我會選擇回歸律師生涯。但是小說電影就是要跳脫現實嘛,讓普羅大眾在書裡暫時紓困,築夢去也!


雖說作者Sophie也是放棄財經記者的身分,成了功成名就,日進斗金的暢銷小說家,只是這種成功的例子萬中求一啊!


侯文詠脫下白袍,只留作家頭銜,醫生、作家在我看來相去不遠,何況他本較為人所知的就是作家身分,這不算脫離榮華富貴,充其量是中年轉業,不對,只是副業轉正業。


 


Anyway,這本書不是甚麼上天賜我的天啟,它就只是一本小說罷了!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